两极哲理
标题:
A57. 伍国( 酷暑): 走出哲学的贫困
[打印本页]
作者:
海之涛
时间:
2010-4-26 07:36
标题:
A57. 伍国( 酷暑): 走出哲学的贫困
(92) 伍国( 酷暑): 走出哲学的贫困
发信站:天益社区(
http://bbs.tecn.cn
),版面:哲学
本文链接:
http://bbs.tecn.cn/viewthread.php?tid=196998
走出哲学的贫困
作者:伍国,1974年生,美国纽约州立大学(奥本尼)历史系博士候选人。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,当代文化。曾在《电影艺术》,《贵州文史丛刊》,《书屋》,美国Asian Cinema 等刊物发表历史论文,电影及文化批评文字。
曾纪泽的日记中,详细地记载着他于1878和1879年两次觐见西太后的对答内容。第二次在他即将启程赴英国任公使前夕,西太后谈到了郭嵩焘时说,“上头也深知道郭嵩焘是个好人。其出使之后,所办之事不少,但他挨这些人的骂也挨够了。” 西太后也有不太“深知道”的,她问曾纪泽,“外国也有总理衙门?”曾答,外国称“外部”,然后进行了简短的解释。类似的召见和问答,曹汝霖的回忆录中也有记录。西太后在召见曹的时候,曾经详细询问日本宪法的事,曹当时觉得,如果维新党人能够试图影响西太后,她未必就不能接受新思想。从前面的对话中也能看出,西太后的心里,至少把自己和“这些人”是区别开的。
对西太后的骂,国人进行得已经太多,这多少也因为她是女人,所以,从男女平权角度,也可以套用一句“劝君少骂···”的。换一个角度想,西太后以一个深宫中的妇人,能靠能干的恭亲王辅佐,靠曾,左,李,张之洞等汉族名臣维系满清的江山数十年,甚至造出一段的中兴日子,若换成她的老公咸丰不病死热河,恐怕“政绩”还不如她,若真是肃顺那班大臣掌权,恐怕败得更惨。毕竟,时运已经不是“康熙大帝”,“乾隆爷”那会的“盛世”了。但这个深宫妇人,学识终究有限,她的眼界和世界观受着极大的制约,而这,也绝非她一个人的问题。如果抛开道德评判,能力和动机不论,任何人的见识和判断都是受他的环境和知识结构影响的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欢迎光临 两极哲理 (http://www.lee-philosophy.org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