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极哲理

2025锟斤拷10锟斤拷15锟斤拷 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楼主: shuihuo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相依哲理逍遥思

[复制链接]
181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5-2 07:56:15 | 只看该作者
聊斋中有个故事,说太太不知怎么整了顶绿帽给先生。男子愤愤地骂婆娘,女子哭哭啼啼要上吊。男子说,快点去死!过了一会儿,女子打扮好了出来拜辞他。这时候男的说了一句话,好像说,不就一顶绿帽吗,难道还能压死人 ...
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-4-11 16:41

从人的种类上评一评“有容即美?还是美拓展了容量?”人居五洲四海,人分三教九流(三六九等),人有风俗习惯,人有贫富妍媸......无论大千世界如何纷纭复杂,有容即美依然有其普适价值。至于美拓展了容量,也有普世价值--这是一而二、二而一的关系,即如一枚硬币的两面,缺一不可。如可,则非普适,也不普世:如非有容,便以“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”而治妻于死地而后快,何美之有?反过来说,如果其妻是丑八怪,即便其妻不犯事,也许他也不要她!又说回来,如果其妻不是美貌如花,又怎么可能红杏出墙?君以聊斋此例聊之,只说明中国古时性观念就比较开放。此例分开说:从男的角度说,有容即美;从女的角度说,是美拓展了容量。
182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5-10 06:18:43 | 只看该作者
聊斋中有个故事,说太太不知怎么整了顶绿帽给先生。男子愤愤地骂婆娘,女子哭哭啼啼要上吊。男子说,快点去死!过了一会儿,女子打扮好了出来拜辞他。这时候男的说了一句话,好像说,不就一顶绿帽吗,难道还能压死人 ...
哲人闲思 发表于 2010-4-11 16:41

最后从风与俗上评一评“有容即美?还是美拓展了容量?”上所化为风,下所习为俗。有时风即俗,有时俗亦风,风俗多相依。故风俗同议。世风开化之地,有容即美似无须论证:如浪漫巴黎,夫妻之外有情人(或有异性朋友)属于习以为常之事,因为风化如斯。可是,对于尚存封建贵恙之处,夫妻之外不容有别人,即便情人,更莫论性人。话又得说回来,说到美拓展了容量:我了解有多例,仅举二例--一例是有容即美反例(无容显丑):夫妻一同出外打工,妻一次偶尔成了一枝出墙红杏,不幸被夫抓个正着。出于面子问题,夫猛打妻一顿,妻因丢人现眼,一条丝巾外加一双长统丝袜,自缢身亡。以致续弦无缘,子女无依,自己也形影相吊,家将不家。另一例有容即美(也属美拓展了容量):情境与前大同,可是夫见泪如雨下,娇容如花,不忍下手毒打,只好委屈求全,先虽有舆论压顶比绿帽子还重,可是随着时间推移、空间变迁,人们记忆渐淡化,现在一家和睦如初。古中国性观念畸型保守(男可三妻四妾,女必从一而终),新中华西风东渐,移风易俗,有的开放地区已然不将婚外性生活视为伤风败俗。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,讨论君之问题仅以小文难以尽意。
暂且告结吧。何如?
183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5-16 06:54:30 | 只看该作者
希尔伯特公理(一致性、独立性、完备性)、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,素朴集合论、公理集合论,射影几何系统、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......道家、儒家、墨家、法家......
天茂以上所言,皆不出您之“三”论和瑞贤“两”极及shuihuo相依(为“一”)暨马建勋点球(圆)哲思:天人大道总相依(通)也。
作为社会和人生理想,就是要在诸多纷扰复杂的矛盾纠结中理出一个头绪,所谓“快刀斩乱麻”是也。怎么斩?就是毛泽东的“一分为二”!如果斩还乱(理,就更乱),依然需要继续斩,则是坚毅君“一分为三”。(可惜的是,天茂君参加东方哲学创新论坛之际,将自己“一分为三”修正为“一分为多”的坚毅先生已然有灵无形)!(我擎西鳯酒向黄明理赵永昌马建勋诸君祝健时洒泪而饮,君见乎?)天茂知之:“三”即多也!
我对哲生思,受启于马建勋《圆点哲学》(赵永昌以之为“球点哲学”更妥,其实说点线理论也未尝不通)。任何哲学,无非是一种观点,而非观圆(。)。作为生于俗世、活在凡尘的常人,只能观“点”(.)而无缘观圆(观到圆或观得圆)。因之,各种观点皆需相依(也可相依),才会形成良性互补,方可益于社会利于人生。
“不争论”自有道理(与“妙高顶上,不可言传”同妙)。“话越说越明,理越讲越透”同样有道理(“第二峰头,略容话会”也美)。各种道理都有道理,这就在乎立于什么场上观什么点(或持什么观点去观察什么点了)。
184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5-22 21:47:15 | 只看该作者
容也有度
有容乃大,有容即美,都有道理,但皆非绝对。即如海之有容,如果容到山川原野统统成了礁屿和大陆架、滩涂,人畜禽诸类活物还有生存空间么?所以大海汪洋尽管恣肆能容,但也不能将巍巍昆仑容于怀中(没于水里)。
有容是相对的。对难容的,不容也是美的。人面对难容之事,不妨忍,就如海对难容之水则涵。但天理人情皆难容之事,则表明世所不容(是可容,孰不可容?与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?”理同)人之不死即属天理不容。人之必死,虽为人情所不忍,却被天理之可容。世人如皆不死,活人必无处可容。因为地球虽大,而容也有度。
185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5-30 16:38:21 | 只看该作者
各尽其容方显美
“用人如器,用其所长。”中华古典智慧。所长就是器之容量也。
“大器晚成。”并非说器大必须必然晚成,而说明成就大器要费时久长吧?百年树人是也。
器大容量多。对能容万石粮之器用于容一碗水,显然用器不当。岂有美可言?反之也然:只能容一口酒的盅子却用以容饭,也必成笑谈。
可容度可以理解为能力。欲担当大任,就要炼就大能:“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”,就是孟夫子说的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”之为吧?
可容度也可以理解为襟怀,没有大襟怀就难容家国天下。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,兼济者容量大,独善者容量小。穷则思变,变则通,通则达,达时豪迈气:气者器也,惟有大气方益成大器,大器有容尤显美矣。
18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6-8 15:36:32 | 只看该作者
美在相互兼容

容物,容人,容己,容天纳地......尤其美者,在乎相互兼容。
“公私兼融,天下太平”,这是魏书生赠给李公平的魁斗格嵌名联“公平”,已是超越于容而融成一种妙境了(不可言)。
容物在于空与虚。实处难容物,即便太湖石能容水,仍在于其有空。至大之虚依然在于空,无空不能容。容人也须虚怀,若不若谷不重要,即便若竹也美,总之:须虚,且空。
互兼容,是一种审美境界。如糖如盐与水的关系,溶甚于容。“两个泥人打破,重新调和,重捏一个你,重塑一个我。我泥中有你,你泥中有我。”兼容无间。
鱼儿离不开水,瓜儿离不开秧,究竟而言,也是兼容关系:鱼在水中游,水在鱼腹流;瓜儿靠秧滋养,秧也离不开瓜的汲养(否则不是疯长就是枯黄:瓜熟蒂落后,秧必萎)。
智愚兼容也显美: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岂仅如此?智者所思愚者虽不能及,反之也然:愚者所为而智者也难为之。
相互兼容,益生新美。
187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6-22 09:37:49 | 只看该作者
顿容与渐融

读蒋中正日记,有“不怕鲸吞,就怕蚕食”之句,说的是当年抗战方略。中国地大,没有哪个外来势力有那么大胃口,即便如蛇吞了象,也必难以消化,中国被占,只是显得中国有容(而非中国被容)毛泽东对中国地方广也曾有言:“东方不亮西方亮,黑了南方有北方。”大象伟巨,大蛇有限。

蚕食如融,桑叶入蚕腹,必转化为丝。占领者若蚕,中国被零星占据地极有可能渐化为占领者本土(如丘逢甲诗“四万万人同一哭,去年今日割台湾”一割就是半个世纪)。基于此种战略构想,故蒋有“攘外必先安内”、“以空间换时间”的大踏步后退的思维定势。

顿渐相依,容融互化。世事有常更有变,普特兼具。一物容一物,一物容众物,众物容一物,容久多融(为一体):大自然的时间、辐射、风雨、霜雪、雷电、熔浆......太多的因素都会令事物发生变化。国与人皆然,一国被另一国所占,即便是鲸吞式的,若天长日久,据点的不断扩大连片、形面、成圆,必生蚕食之效(“久占成产”是也)

事物、世事的复杂性不排除另一可能也可能,如蒙元满清对宋明以蚕鲸相依法征服后,又由容汉(用汉人、承汉字、行汉礼)却被汉融(或许蒋中正曾获启于此吧?)若不被容,自身必须大,大则不仅有容更有融:消融一切外物化为自本身。
188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6-28 08:52:47 | 只看该作者
点球:相依相容亦相融

马建勋《圆点哲学》又读多遍。点从无中来,由点而线而片而面而(周圈环团)圆终臻球渐满(圆满即球,球乃圆之极致)。点与球的关系,不仅仅相依,其实也有相容和相融的关系。作为相依关系,点是点,球是球,各保己特质。作为相容关系,表面似球容点,细析则知点容球(因为球是兆亿万千之点组成,若无具体的点,球即不在也)。至于相融关系,就如生死如一一样:从点的角度说,球也是点(一个大点);以点的视角论,点也是球(兆兆亿亿个小球)。点与球,有此有彼(相依),可此可彼(相容),不分彼此(相融)。世间万般,如作如是观,观点即观球,多观些点,点点相依相容且相融,力求达到观球之效,无谓的争议必少。(注:上海哲人《度论哲学》创导者赵永昌与本人共认同识:马建勋的《圆点哲学》实质即“球点哲学”)
189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5 16:34:57 | 只看该作者
多容与和谐

人活于世,物存于世,容属常情恒理。
人容人,人容物,人容诸般,与物容人,物容物,物容万类,皆属沧桑大道。
人容人,人不可能皆是独立不倚自然状。作为社会性的人,总是由国家、民族、宗教、团体诸如此类形成整体,有核心,有边缘,有各种层面和层次。作为领袖人物,就须容下各类人等。
作为个体的人,容物如容人。容不下人的人,力量必弱:鸡鸣狗盗之徒也有用,用之得当即增力。容不下物之人,就是偏食,偏食者必无益于健康。惟有容得下酸甜苦辣咸诸味,胃经味味砺炼,将诸味俱化为营养,容量大焉。
物容人、物容物,可想而知。苍天无以不覆,厚土无以不载。天地大量,有容也。长空长空长空虚,容得下山山水水飞机火箭宇宙飞船......
地之容人,容下了远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还要容得下当代和未来的正活、未死、必死和将生之人。
物之容物,大容小属常情;而小也容大,如细菌蚀体,锈吃铁......矛盾与和谐,尽在容与互容中。
190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19 05:50:04 | 只看该作者
容虚幻,须有空无

世间亿类,兆般俱有肇端:日月空瞾(照)之内(之外),皆被无所容。
无,比宇宙廖廓,甚乾坤宏大,胜天地广袤,无以不覆,无以不载,无所不包,无所不容。
世若无无,有自何生?有有全赖有无。无,实为大有。梁衡的《大无大有周恩来》,大无本身即大有。魏书生的“师表人为,荣光尚无”,惟其尚无,方益创有。
容之至境,容无也。无能容,孰不能容?就如死已置于度外,还怕活么?怎么活不是一种美?
容虚容幻,于容无之次。如零容数:一切归零后,兆数尤在。零非无,虚幻若无,虚幻更非无:虚为至大,幻乃至小,实处虚幻中。玄者恒易,故为妙门。妙者,易容,若容易,维在微(不可言)。
容虚幻,就是容大小。大如太空之虚,小似质子之幻,无论容物还是被物容,皆须有空无。无空,啥也容不下;无无,空也不空:空非空,非常空,何以容?
191#
发表于 2010-7-19 09:52:44 | 只看该作者
若得良友如水火老师这般,何其有幸
192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19 18:11:26 | 只看该作者
若得良友如水火老师这般,何其有幸
一日之计在于晨 发表于 2010-7-19 09:52

暂不说君之言之美我者。只说君之人生理念之富有美感。您让我想到了另一句:“一年之计在于春。”
晨,作为一日这段时间的一个点,确实极其重要:无论此点从零时计,从凌晨计,从黎明拂晓计,晨皆太重要。可是,我想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:“世界是你们的,也是我们的,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。你们青年人,朝气蓬勃,正在兴旺时期,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,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。”
若用两点论,一天可以黑白分;若用三点论:一日可分早中晚。若用相依论,昼夜是整体,可分不必分。人生有老少,觉悟分迟早:“朝闻道,夕死足矣。”无论何时,闻道之时即可理解为“晨”之始。否则,心灵世界则必如“长夜难明赤县天”。俗话有传:“天不生仲尼,万古长如夜。”我以为,仲尼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,给中华民族的凡人俗众带来了心灵之晨的希微灵光。
“少年而学,及壮有为;壮年而学,及老不衰;老年而学,及死不朽。”由古语仍思古语:“人不学,不知道。”知“道”,是人生之晨的真正开启:启蒙是也。
一日之计在于晨,这是万古不易之恒理至道。可是一日如圆,晨在圆上只属一点。此点始于何时终于何处?无点不成圆,无圆莫论点。点圆紧相依。没有无晨之一日,也无没有一日之晨,晨与一日相依相融于一个完整的时间整体,实在不易割断割裂与割舍。晨之始于何时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使一日圆而渐满:慎始善终,慎终如始。
此次新教育的燕赵之行,汇报演出《在路上......》,演绎的是岁月从火热的夏季开始,穿越秋的肃煞、行过冬的凛冽,终于迎来了春的百媚千红......
空间无边无际,时间无始无终。假如在“夜深听尽三更鼓”时对人生觉悟了,不可不谓之晨也。但在“翻身不觉五更钟”时依然茫然无绪,天亮后人醒如寐,心灵犹在黑暗中沉睡,尽管朝阳如血,对具体的人而言,照样不可言一日之晨!(待说)
193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20 16:09:29 | 只看该作者
容纳与融化

大千世界容于空,空容于无。虚非空,更非无,幻也如斯。空的对应词是实。实分大小中,对应空的虚幻玄。实事求是,是(!)是事理之至道,大律。求实与务虚应相依相容。只重求实,人必渐俗,久之必失却仰望星空的雅兴与善思。只爱务虚,必忘了脚下的土地,会轻浮失重飘泊无依。虚实与容融,纳于一心,化入行知,灵魂会扩容,言行兼融。各执一端,仅观一点,不知容,不通融,何谈从容?谈容何易?谈何容易?
194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20 17:31:05 | 只看该作者
诸教共容

“三教初无异旨,无非欲人同归于善......”、“冶儒释道墨以毓多才......”......世间宗教不当有纷争,纵有实皆人为作伪。若论教义,有谁宣称自己向恶倡丑?皆为善尚美,何来纷争?因各立其场,各观其点,本当有容却未容(于圆),故各执己见各不相让以至多了不该有的扰攘。
不惟宗教,教育之方针的诸方面德智体美皆共容(于方针)。对于全人教育,容不得任何一方面,皆非全面,都属片面,即残缺不全。共容方益共荣,即便不共融,相依方显从容。无论以何种形式方式而名之的教育,质皆共容。不必多争,重在行动。
195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21 16:11:44 | 只看该作者
有容须淡定,沟通方圆融

非定,尘埃难落。 心不淡,美难品;性无定,慧不易出。无论人物,有容须在淡定后。
自然之水池,稍宏即沟。沟深有容,容量有限。沟通,通向溪,溪流涌河,河连江海汇汪洋,由容而融,方圆融,融莫大焉。
自然如是,人世若斯。凡浮躁不定,独处一隅,多少容,多难融,多方圆对峙如冰炭不同炉。
19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21 16:40:59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shuihuo 于 2010-7-23 10:23 编辑
若得良友如水火老师这般,何其有幸
一日之计在于晨 发表于 2010-7-19 09:52

若说无缘天不信,
得君一言胜雷音。
良知砺咱不懈奋发效马骋,
友爱铭于心。
如能亲睹真容必躬身,
一鞠朝地表衷忱。
日思夜梦,
真想在于晨。
美善相乐虚幻相生空实总相存,
好人互励相辅益相成。
自度曲致一日之计在于晨

197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23 10:36:46 | 只看该作者
若得良友如水火老师这般,何其有幸
一日之计在于晨 发表于 2010-7-19 09:52


君言寓大道,
之乎者也俱含哲。
计远计长计现实,
这样益超越。
般若须待禅定后,
在兹念兹,
于忧于乐,
晨昏旦暮勤思索。
何必慕山人?
其境太寂寞。
有命鲜活当求泼,
幸哉气壮,
美山美水爱美踊跋涉!
198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27 11:27:59 | 只看该作者
心容则世无界

容之至境,惟有心容。心若无容,芥籽有碍;心若有容,世则无界矣。心比天空广,心比海洋阔,心可包罗万象,目方能漫赏大千。
“格物,致知,诚意,正心,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。”孔子学说自有其道也有其理。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”孟子学说也不无道理。
“身之本在心”,无心则人若木。心之官则思(心脑相依),善思更显人活价值。“一颗真心拳头大,看不见的是灵魂......”肉身之形,必须相依精神之灵。空实相融,方可容有世为无界。
199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27 15:39:57 | 只看该作者
仅能自容,近乎己了(liao)

无论人物,不能仅自容。自容者,近乎己了。己了者,完蛋是也。
形容人处于窘境,有一词曰“无地自容”。此词近于骂人“死都没地方死”。
能容物之物,小若小酒盅,容入琼浆,久饮也必醉人。琉璃蛋或小泥丸,除却自身几乎不能别容,只有被容。一旦容器中更有价值之物充盈,则琉璃蛋或小泥丸便无地容而只能自容也无地矣。
人容人,人容物,皆不能仅仅自容。只言人之容人,即便仇雠满目、杀机四伏,甚至十面埋伏,危在旦夕,曾容人者也必有人容:即谓天无绝人之路。
“望门投止思张俭,忍死须臾待杜根。”明知必死却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绝不逃逸的谭壮士嗣同君,其诗中张俭、杜根皆是指代能容他之人也。但他宁愿如项羽:“死亦为鬼雄。”
能容人者多被人容,不容人者必不被容。修佛“自了汉”,以出世态度以求自了,与世无争:尚和尚空尚无,即己了。因其仅能自容,苟全性命而已,不如大乘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,故其修行难被众容。
200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8-3 10:15:25 | 只看该作者
鱼水关系是相容

强身体活动中,偶然发现“鱼水相依情”牌子,对“相依”反复品味,总觉得鱼水关系不是相依而是相容。表面上是鱼依水、水依鱼,鱼水相依;实质是鱼容水、水容鱼。
相依,是有联系、相结合、相通、相连、互相靠着、粘着等。相依似一而二、二而一却又非合而为一、一分为多。相依以自独为特色,又不单独,而与别物谐调共处,可合可离。
相融则是合而为一,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彼此难分难解。水乳交融就是此状。虽然水是水,乳是乳,可是一旦倒到一起经过振荡而合成一体,就只能合而不能离。这就属于融。
容,是难相依、不能融却能共处的关系,油水关系若相依,实则是相容于一器,却不相融。鱼水关系是特殊性的容(不同于依与融):鱼与水共处于一体(河床或器皿)。
鱼离水必死,水无鱼不活。特殊处在于:鱼在水中游,水在鱼腹留。虽是水中有鱼、鱼中有水,可仅是容,而非融。相依相容与相融,各各不同,同中有异,异中有同......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《两极哲理》机构 (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: 52903526W )

GMT+8, 2025-10-15 03:33 , Processed in 0.060558 second(s), 1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