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以实证为主,哲学以思辩为主。思辩也是一种认识能力。思辩不是超越人类认识能力的胡思乱想,思辩是人类可理解的推理和演绎。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-1-26 19:09
举报
天茂老弟可以选一个不可言传的问题,我们一起用函家哲学去追究分析,看看能否解释。当然不能赌气,我们一起来试试看。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-1-26 08:25
言传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和推理的言传。如果没有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和推理,一切言传就失去了理解的基础。一个刚生下的婴儿无论如何是听不懂你的哲学理论的。这就是函学推崇的实践观。 关于梨子的味道,如果没有任何 ...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-1-27 14:16
认识能力有后天的也有先天的。后天的是实践中获得的,先天的是本能。无论什么认识能力,都应是能在实践中证明存在,让人相信、接受并可证伪。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-1-27 14:28
函学强调的是局域性,函学认为世界在无限变化中,世界上没有绝对精确的东西,只有相对精确的东西,人们认识的事物只是局域的结果,在函数图象上只是峰、谷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值域。天茂老弟可再看一下函学的局域事物观。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-1-28 08:30
你我都是做教师出身,学生有先天聪慧之别。这是深有体会的。但是这种先天聪慧对于同一个具体的人来说,必须在实践中才能检验,才能提高。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-1-28 08:42
关于先天认识来自于实践与否,前面已说过:“后天的是实践中获得的,先天的是本能。”但都不能离开实践的检验、提高和证伪。这就是“实践——认识——再实践——再认识,以至无穷”的道理。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-1-28 08:47
先天的差别本身与实践无关,但差别来到世间就会变化,就与实践瞬息相关了。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-1-29 10:24
天茂老弟,核武器的先进性、爱恩斯坦的相对论的先进性,在您饥饥饿时是发挥不了大作用的! 函学姑且不谈先进不先进,但它的许多成体系的新看法,在函学系列文章中有一一简介。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-1-29 10:32
要不要我重新找一个类似于“不可言传”的、比“饥饿”要高级一点的问题呢?——天茂 我们上网贴文的目的就是征求质询,寻求讨论。我们在函学体系的建设中,尽管多方讨论和实践,但觉得还是不够,所以哲友们,同好们能热心发问和建议,这是对函学的成长发展有莫大好处的。愿天茂老弟灵活的特殊执著的质疑能力,能给函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。 春节后,南通大学的二十几个哲学教授、教师还准备来开函学研讨会,不也就是这样追根到底的讨论吗? 姑且把我们的讨论作为研讨预演,这乃是求之不得的事。 俞明三 发表于 2010-1-29 16:33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《两极哲理》机构 ( Singapore Registration No: 52903526W )
GMT+8, 2025-4-24 08:45 , Processed in 0.046193 second(s), 13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